鸡是最容易规模化养殖的家禽,可这些大公司的相关产品,依然无法彻底取代小农养鸡产业,主要是用来出口。如果敏感的读者回过头去看第一段那些搞笑鸡肉新闻,就会明白他信卖的到底是谁的鸡肉。所以他信其实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小农的利益,特别是一系列倾向农村和底层的政策失败后,更是连原来的支持者都在反对它。
泰国城乡割裂严重,哪怕现在依然能经常听到外府农民吐槽曼谷人,认为他们根本不懂泰国,算个屁的泰国人。而他信代表的农民“浪漫主义”民粹思潮,背景是当时激烈的城乡矛盾。来自长期以来曼谷中产为主的泰国城市富裕阶级,对外府农村和贫穷阶级诉求的漠视,整天搞一些脱离农村实际的政策。
简单介绍他信经济学Thaksinomics导致的问题:
鼓励农民贷款创业的“一村一特产”,实际成了村村都同样特产,那最后到底要卖给谁?不过创业失败也没事,没钱干脆摆烂不用还,反正倒霉的是别人开的银行。激进上马的全民免费医疗,直接冲垮了泰国公立医疗体系,形成了现在的私立和公立二元医疗。扩大开放外籍劳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,断绝了大多数农民通过成为农民工改变生活的选项。
过于开放的自由贸易,摧毁了大量的本土产业,比如90年代拉玛9世为北部山区设计的皇家农业项目(小农蔬菜种植等),他们因竞争不过云南过来的蔬菜,导致山民返贫回头继续种殖罂粟,同时期全国农村整体社会治安都在下降。凯恩斯主义下的外府大基建,占用大量政府预算且短期内没有产生任何回报,间接导致曼谷目前的基建落后。更别说英拉的高铁计划如果上马了,客观说泰国政府和泰国人当时肯定都是负担不起的,被议会叫停的原因背后是来自各阶层的普遍反对。
Ps:Thaksinomics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泰国版
一段他人对他信的客观评价:“他信是商人出身,本性难改,在政也言商,一方面替人民找赚钱的方法,一方面也替自己赚大钱。又因为警察出身熟悉法律,议会、反对党和街头运动都奈何他不得,才会发生军人政变。
他信政策的意义和价值
借这些政策的推广,他信家族利用贪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,不过这和我们并没关系。只需要知道没有他信的激进政策,泰国不可能有现在的30铢“免费医疗”,这虽然是后任在汹涌民意下,无法回撤政策后折中的妥协版。但在客观上大大减轻了底层人民的医疗负担,成就了泰国人慢悠悠的性格